安康市汉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 来源:汉滨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8-24 00:00

 

安康市汉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前言)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
      滨    区    统    计    局
2011年5月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汉滨区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区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1]。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普查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境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区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为扎实搞好本次普查工作,区政府成立了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统计工作的常务副区长周永鑫担任。区政府办、统计局、财政局、计划局、区委宣传部等2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财政部门为经济普查安排了专项普查经费,各级宣传、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普查工作得到了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全区共组织抽调、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3000余名。整个普查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方案进行试点、清查摸底、入户登记、数据审核录入、汇总,并按照《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严格依法开展普查。
经过区统计局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两年的共同努力,全区共对4197个法人单位和1476个产业活动单位以及22015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
通过普查,2008年全汉滨辖区国民经济行业总产出185.45亿元(不包括外省在区建设单位产值),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102亿元增长81.8%,比当年常规报表180亿元净增5.45亿元;增加值85.59亿元(不包括外省在区建设单位增加值),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46.2亿元增长85.3%,比当年常规报表84.4亿元净增1.19亿元;从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看,第二产业增加值27.40亿元(不含外省在区建设单位),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4.5亿元增长90%,比常规报表26.1亿元净增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4.9亿元增长了75.5%,与当年常规报表基本持平。在第三产业中尤其以批发零售贸易业为龙头,实现增加值6.6亿元,比一普3.6亿元增长83.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常规报表的17.6 : 31.0 : 51.4变为17.3 : 32.0: 50.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全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家底”和大量的基础信息。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普查成效显著。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要求,经区政府批准,汉滨区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和汉滨区统计局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公报。
注释:
[1]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即按照《民法通则》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具体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体劳动者。
[2]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