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索引号: hbqzfqzfb/2017-0538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11-03-02 00:00 发布文号: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未知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21日在汉滨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2011 年2月21日 在汉滨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汉滨区区长袁子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10年和过去五年的工作,对“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的主要工作
2010 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夺取了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完成了区 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14.2亿元,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84亿元,增长23.8%;财政总收入9.85亿元,增长16.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3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4020元,增长19.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4%。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327个,其中新开工262个,完成投资52.46亿元,同比增长25.2%;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20.3亿元, 到位资金8.8亿元。 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辖区工业完成总产值62.9亿元、增加值21.24亿元,分别增长29.3%、20%,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40.67亿元、增加值12.95亿元,分别增长40.1%、35.3%,规模工业完成产值24.81亿元、增加值9.26亿元,分别增长68.5%、51.6%;当年新增2户产值过3亿元企业、4户产值过亿元企业、21户规模企业;恒五工业园区正式启动,6户企业入园建设。农业保持较快发展,粮食、油料产量分别达到24.2万吨、3.3万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 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经济林果、水产养殖、劳务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农业总产值25.73亿元,增长6.8%。旅游商贸繁荣活跃,成功举办龙舟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6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98亿元,分别增长74.4%、85.2%,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2户,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1亿元,增长18.1%。 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可用财力大幅增加,有力地保证了工资发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重点支出。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十天高速安康至石泉段、陕川高速安康至紫阳段建成通车,南环干道等中心城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江北供水管网、金州广场绿化、城郊集贸市场建设全面竣工;江北污水处理厂、羊皮沟垃圾处理厂、香溪洞人车分流工程开工。新农村示范村、扶贫重点村和扶贫移民示范村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新修村级公路340公里、改造592.3公里, 东五路、洪牛 路竣工通车,库迁路、五富路、桑流路等9条通乡油路加快建设。 水保生态、安全饮水、防洪保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水保生态治理面积146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1.6万亩,建成人饮工程110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2万人。完成各类造林15.1万亩,其中新建经济林果园9.7万亩。
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民生八大工程完成年度 投资5.03亿元,其中区级落实配套资金6872万元。 十六届人大四次会上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 城乡低保、农村合疗、城镇医保、五保户供养、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政策保障力度加强。 敬老院建设、社区建设、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大病救助、困难群众及灾民生活安排等工作稳步开展。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加快, 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居住工作启动实施。 完成高速公路沿线民居改造1396户,农村危房改造1428户。 校舍安全工程、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城区教育资源扩充强力推进。就业培训成效明显,城乡劳动力培训4230人,新增就业安置4815人,安置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5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创卫顺利通过省上考核验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基本药物“三统一”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稳步推进, 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计划生育主要质量指标明显提高,被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救灾重建扎实有序。 在百年一遇的7.18洪水泥石流灾害面前,各级党委、政府果断决策,靠前指挥,与灾区人民并肩奋战,广大干部、 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组织营救群众和避险转移,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面对繁重的重建任务,迅速制定出台了救灾恢复重建方案、总体规划和7个专项规划,确定了 集中安置、进城落户、入镇定居、分散建房等6种重建方式,争取中省市补助和生活安排资金1.87亿元,接受援建资金3000万元、社会捐赠38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贷款1.4亿元,受灾群众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危房维修加固全部完工,9035户倒房户分别通过集中建房、分散建房等方式落实到位。水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加快恢复,部分已达到灾前水平。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组建了信访接待大厅,信访“三无”创建不断深化,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43件,结案率100%,排查信访积案36件,全部处理结束,及时果断处置群体性上访案件,有效遏制了不稳定苗头。“五五”普法通过省市验收,以公务车辆、道路交通、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五个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平安汉滨创建深入开展,打掉了一批影响恶劣的犯罪团伙,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满意率91.8%,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平安建设知晓率80.33%,增幅排名全市第三,“两率”在全省县区排名中位次大幅上升。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区委的领导,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联系,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4件、政协委员提案258件,库迁路改造硬化和消化乡镇政府债务两个议案办理取得实效。坚持依法行政,对重大事项实行咨询评估、决策听证、公民旁听和公示制度,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稳妥实施, 电子政务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实效。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为未来五年发展拓展了空间。积极推进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回顾“十一五”,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五年 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也是投资力度最大、发展条件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提前两年完成,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六项指标实现翻番, 为“十二五”向跨越发展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实现跃升,加快发展势头强劲。 从2005年到2010年,全 区生产总值由53.1亿元增长到114.2亿元,年均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逐步提高。财政总收入由3.24亿元增长到9.85亿元,增长了2倍多,一般预算收入由0.82亿元增长到2.22亿元,增长了1.7倍。辖区工业总产值由30.83亿元增长到62.9亿元,增长了1倍多,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由16.2亿元增长到40.67亿元,增长了1.5倍,增加值由不足4.71亿元增长到12.95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5户, 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化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涌现出了阳晨牧业、秦东魔芋、汉水源丰、大红门民荣、健民农业科技园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态旅游带动三产服务业迅猛提升,年接待游客26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98亿元,分别增长了2.7倍、5.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38亿元增长到52.71亿元,增长了1.4倍。在2009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中,荣获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开始跟进省市发展步伐。
基础建设成效明显,发展条件极大改善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安康西段,包茂高速安康至陕川界段和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铺筑通乡油路27条582公里,通村水泥路732条2640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全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江南城区功能明显提升,江北新区空间大幅拓展,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5.1%。农村供水、供电、通讯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和扩建安全饮水工程946处,建成15处集镇和联村供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2.5万人,农村电网实现全覆盖,互联网实现乡镇全覆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8万亩,新增造林面积45万亩,汉江沿岸和瀛湖绿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4.5%。建成黄石滩水库等水利工程,水保生态治理面积1141平方公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4%。汉江出境水质控制在国家Ⅱ类标准,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连续超过350天。
惠民政策落实有力,民生质量显著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仅民生八大工程实施以来的三年,已累计完成投入14.6亿元,其中区财政配套1.7亿元,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新增城镇就业安置2.1万人次,年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达到17.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65元增长到15683元,年均增长19.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61元增长到4020元,年均增长16.7%。累计实现脱贫10.2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9.5万城乡特困人口纳入低保,近70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9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 430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建设保障性住房37万平方米,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难有所济的夙愿正在变为现实。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建设不断加强。 五年教育事业投入22.5亿元,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城区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启动实施了汉滨高中、汉滨初中、果园小学等13所城区学校扩建;新建、改扩建及维修加固农村危房校舍2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卫生事业投入资金2.5亿元,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三大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16‰以内。科技、体育、广电等事业快速发展。平安汉滨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国企改革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4.6%。农村改革稳步实施,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6.2万亩。金融改革有效推进,成立了全市首家小额信贷公司。卫生、教育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教育资源优化成效明显。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2007年以来,累计 化解乡镇债务3295万元,区直部门和乡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元、3500元,村级转移支付提高到2.5万元,干部津补贴达到了全市水平。社区干部工资补助和离任村(社区)支书、主任生活补助有效落实,政府保障 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4.58亿元,延长、陕煤、北京二商、福建众辰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汉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统计、审计、物价、移民、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区建设、金融保险、慈善事业、档案史志、残疾人保障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科学发展观正确引领的结果,是 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汉滨经济总量扩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城乡统筹战略思想谋划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汉滨向跨越发展迈进的重要时期,我区作为中心城市所在地,既有中心城市的现实优势,也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随着区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通车,安康富强机场的建设,关天、江汉、成渝经济区的加快建设,西三角经济区的逐渐形成,处在这一区域几何中心的汉滨,交通将更加便捷,区位将更加优越,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机遇。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央将西部大开发战略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首位,必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争取更大投入的可能性增大。三是省市政策支持的机遇。省上作出了陕南循环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政策和山地危居搬迁规划,恒口被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省级示范区,恒五工业园区处在全市 “一体两翼”产业带的核心区, 必将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加之我区谋划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因素增多,节能降耗、项目审批、信贷融资、湿地保护等制约因素,增大了上项目、扩投资的难度; 支撑发展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重大产业项目较少, 工业化程度低;财政保障能力不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匮乏;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引领“一体两翼”发展的新要求, 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发展形势的新特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加快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奋力推动汉滨向跨越发展迈进。
我们在省市全委会精神的指导下,按照区委的要求,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和综合分析,组织编制了《汉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区为目标, 按照川道搞工业、两山抓基地、城镇建社区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工业、休闲旅游三大产业, 突出项目建设, 深化改革开放, 狠抓招商引资, 强化园区承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循环产业基本形成、人民生活达到全省水平,